微信公众号

本刊学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学人 >  正文

骆寒超

骆寒超,男,1935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浙江大学教授。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期间,他的长篇学术论文《白莽——无产阶级的诗人》便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1期上,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诗学探求。骆寒超曾在文艺界从事专业文学评论工作多年,任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改革开放初期起,他接连发表长篇学术论文《论艾青的诗歌艺术》《论左联时期的新诗》《论何其芳抒情个性的形成及其演变》《论晋察冀、七月、九叶三诗派及其交错关系》《论中国现代叙事诗》等;1982年出版第1部学术专著。他1988年3月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底作为人才引进,调入浙江大学工作,并转为教授,直至今天。骆寒超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文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迄今为止,他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传统汉语诗体演变规律与新诗诗体建设”(02BZW041)一项被评为优秀。他出版的个人学术著作有《艾青论》(1982)、《中国现代诗歌论》(1984)、《新诗创作论》(1990)、《骆寒超诗论集》(1991)、《新诗主潮论》(1999)、《艾青评传》(2000)、《骆寒超诗论二集》(2000)、《二十世纪新诗综论》(2001)、《论新诗的本体规范与秩序建设》(2007)等。2010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十二卷本《骆寒超诗学文集》,2018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两卷本《骆寒超诗论选集》。他的《中国现代诗歌论》获浙江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骆寒超诗学文集》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奖二等奖。为探求新诗内在规律,骆寒超也创作新诗,出版有《白茸草》(2010)等三部诗集。

我国著名学者洪子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骆寒超的天空》中说:“骆寒超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始终热情、专注地投身诗歌评论和诗歌理论建构,成绩卓著。”“在骆寒超的著作中,能感受到一种气质,感受到他对于诗、对于中国新诗现状和前景的出自内心的关切和为推动新诗发展自觉承担的责任感。”诗歌评论家李元洛在《理论与创作》上发表的《理论与创作的联姻——论骆寒超的诗体建设》中认为:骆寒超能“贯通古典与现代,融汇中国与西方,连接学府与文坛,兼及理论与创作”,“在对新诗与诗学理论的研究中,骆寒超是当代做得最全面、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位。”

上一条:张志忠
下一条:郁龙余